【暑期實踐】翠竹山菌團隊開展實踐活動

作者:施婷 林欣蓉創建部門:生态學院發布時間:2022-08-25浏覽次數:16

如蓋如芝萬玉立,紫黃百餘紅間十”。近年來,毛竹林下人工套種竹荪、褐松茸等菌類發展迅速,食用菌産業蹚出新路。為推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,探索新發展格局下竹屑育菌機理,宣傳推廣竹屑栽培技術,近日,金年会翠竹山菌團隊開展系列活動。




    為更好地了解竹屑栽培食用菌技術,團隊前往溫州市蒼南縣毛竹筍标準化生産示範基地調研。從2016年開始,該基地與我校生态學院對接,在毛竹定向培養的同時不斷拓展林下經濟。前年開始,基地試種植褐松茸,由于産量不理想,今年換成了毛竹林下栽培竹荪。目前,基地負責人已初步總結出利用竹屑栽培竹荪的技術要點,掌握了利用竹屑代替傳統木屑的栽培方法,并在保持産量和與原來相近的前提下,使竹荪栽培原料成本比原來少一半,産值翻一番,省工省本,又延伸産業鍊,增加毛竹附加值。



團隊深入竹林,一叢叢竹荪蛋藏匿于其中,菇農們正忙着采摘竹荪,去除菌托後将其放入籃中,進行分揀、裝框。“從目前采收情況來看,今年的竹荪産量可觀,個頭很大,質量也很不錯!”一農戶開心地說。随即,團隊成員們也加入了竹荪采摘隊伍。“我們一般都是在早晨5點開始采摘,看到破開的竹荪蛋時要幫忙把外層殼剝開,幫助它們向上生長。等待幾分鐘後,它們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生長。”采摘過程中,農戶們熱情地向我們介紹到,“采摘時用手深入竹荪底部将其托起,把菌帽上的外殼剝掉,注意不要沾上泥土,輕放入籃子中即可,一會兒我們會拿去烘幹室烘幹。”經過一上午的采摘,小隊成員收獲滿滿。



之後,團隊開展下遊市場調研,走訪了麗水市浙西南農貿城及周邊多家商戶,詳細詢問了解産銷途徑、食用菌價值及經濟效益等多方面内容。“慶元香菇走向全世界的嘞!”采訪過程中,店家驕傲地說,“慶元香菇年産量有幾千萬噸,産值可達到六七十個億!我們批發商這裡一般都是直接與菌農對接,包裝後進行售賣。”



實地走訪調研中,團隊還進一步了解了各類菌菇的營養價值、市價和消費者偏好當地客商對“慶元香菇”的品牌認識等

随後,成員們來到麗水市農科院,助理研究員蔣俊熱情地接待了團隊成員,并詳細介紹了菌種栽培流程、相關儀器設備、菌種料包配制、食用菌産業發展曆程等内容。



竹荪長勢喜人,但隻有賣得好,才能真正“喜”進老百姓的生活。經實地考察及問卷調查後,團隊發現基地菇農及下遊市場存在銷售量波動大、銷售渠道少和當地部分菇農文化水平不高等問題。針對上述問題,團隊将依托互聯網優勢,利用淘寶、抖音等多個網絡平台,讓“老店家”也能感受到互聯網助銷的“東風”。同時,為将晦澀難懂的文字形象化,讓更多的百姓都能理解竹屑栽培食用菌技術,團隊制作了多個科普視頻,拍攝相關宣傳短片,開創有聲小說欄目,整理出較為完善的《竹屑栽培技術指導手冊》并附上動畫二維碼。

通過菇農竹農及普通百姓的碎片時間轉化為宣講“黃金時段”,以“流量”促“增量”,不斷拓展宣講的覆蓋面。此外,團隊開通翠竹毓菌”微信公衆号哔哩哔哩等賬号,多渠道、全方位向廣大群衆進行科普



未來,團隊将持續探索竹屑栽培食用菌機理,不斷提升食用菌的附加值,将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相結合,宣傳推廣食用菌種植特色産業,走出一條特色農業的鄉村振興新路子。



【責編:唐蓓芳;二校:沈一峰;終審:張俊霞】

XML 地圖